番親來埔里 平埔族大遷徙 水沙連族群大熔爐

打里摺-Taritsi-鄧相揚-邱若龍-道卡斯-巴宰-噶哈巫-拍瀑拉-洪雅-巴布薩-平埔族-平埔族遷徙水沙連族群的肖像。(圖/邱若龍繪 鄧相揚提供)

編按:近年來埔里地區平埔族群文化復振與正名運動興起,還是有很多鄉親,不太瞭解埔里的人與土地,與平埔族群有很深的淵源,本刊特別邀請報導文學家、著名文史工作者鄧相揚老師,為鄉親們說明埔里平埔族遷徙的歷史,而更完整的內容,將收錄在埔里鎮立圖書館出版的《文化手曆》一書。

他鄉變故鄉 番親來埔里

平埔族大遷徙 水沙連族群大熔爐

文/鄧相揚 摘要整理/柏原祥

  埔里被學術界譽為「臺灣民族的基因庫」!為臺灣族群最多元的地區,各族群的文化在此相互輝映,若以世界的宏觀視之,也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將近200年前,中部平埔族群避戰亂與和侵擾,尋求一塊「烏托邦」,陸續遷徙至水沙連地區膏腴土地,造就埔里多元樣貌族群文化,土生土長的埔里人,約有一半以上有平埔族血統,在地的文化,處處隱含平埔族群的因子,這段「他鄉變故鄉」的故事,深深影響埔里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

打里摺-Taritsi-鄧相揚-邱若龍-道卡斯-巴宰-噶哈巫-拍瀑拉-洪雅-巴布薩-平埔族-平埔族遷徙洪安雅族在祖靈樹前舉行年祭。(圖/陳義方提供)

※大遷徙前的平埔族群

  台灣原住民與平埔族群屬南島語族,分布區域北起臺灣,南抵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智利復活節島。平埔族群因大多分佈於臺灣的平原地帶,又較早與外界交流,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最深,所以被稱為「熟番」,和內山的「生番」有別。「番」為漢人對異族的鄙稱,日治時期因發生「霧社事件」,臺灣總督府為推動「新理蕃政策」,將原稱「生番」的族群統稱為「高砂族」,原稱「熟番」的族群通稱為「平埔族」。

  根據學者的研究,中部地帶的平埔族群,包括道卡斯、巴宰、噶哈巫、拍瀑拉、洪雅、巴布薩等群,他們曾是歷史舞臺的要角之一,不僅保有各族的治理領域、歷史遭遇、獨特的語言與文化,甚至還曾在中部建立「大肚王國」,由頭目主宰,與北、南部其他族群有聯繫。

打里摺-Taritsi-鄧相揚-邱若龍-道卡斯-巴宰-噶哈巫-拍瀑拉-洪雅-巴布薩-平埔族-平埔族遷徙噶哈巫族蜈蚣崙聚落的「番祖雕像」。(圖/鄧相揚提供)

※漢人侵墾 族群流離顛沛

  康熙年間大清帝國治理臺灣策略是「順者撫之,逆者剿之」,漢人拓墾集團在統治階層庇護下入台,「番產漢佃」只是權宜設施,最主要的目的乃是取得土地權。苛政引發番變,1699年發生道卡斯族吞霄社抗清事件,1725年水沙連地區發生「骨宗事件」,1731年更爆發跨族群的「大甲西社事件」,族群流離顛沛。

  中部地帶的平埔族群不得不降服在帝國的威權下,薙髮歸順清政府為「熟番」。而在此時,自閩、粵兩籍移墾臺灣的漢民如過海之鯽,墾地築圳種水稻,造成平埔族群傳統領域的土地流失。平埔族群和漢人之間,因「佃權」與「業權」、「贌業」與「典業」的糾紛不斷,導致土地流失及空有田業而無租可收的窘境,番業變民業,番社也轉成民村,產權外流,社民生活空間日趨狹窄,陷入赤貧化的窘局。

  水沙連地區膏腴的土地久為漢人所覬覦,1814年至1815年發生郭百年事件,郭百年及台灣知府衙門門丁等擁眾入山,企圖侵佔社仔(今水里)、水社(今日月潭)、審鹿(今魚池)等地,從邵族的境域開墾一千二百餘甲土地後,旋又大舉侵入埔里盆地,展開武力侵墾的行徑,並大肆焚殺,使得水沙連陷入一片哀號,土著族人流離失所。

  隔年台灣總兵武隆阿才得知此事,下令嚴辦,驅逐漢佃出山,立禁碑,嚴禁越界。郭百年侵墾事件,導致埔里社的勢力衰退,僅存的埔里社族人人丁單薄,又有來自內山泰雅、賽德克、布農的威脅,埔裡社(蛤美蘭社)的埔番懍於漢人的奸詐,透過邵族思貓丹社的引介,求靠平埔族群移入埔里盆地來加以自保。

洪安雅族之年度祭祖走鏢。(圖/鄧相揚提供)

※西部平原平埔族群大遷徙 埔里盆地烏托邦

  邵族土目斡旋之下,開啟了西部平原平埔族群遷移埔里盆地的浪潮,1823年正月,中部地區平埔族跨族群共同簽訂《公議同立合約字》,翌年中部地區平埔族跨族群又共同立約《思保全招派開墾永耕字》之後才實際行動,雖然立約由十五社代表具名,實際上有三十餘社的社群進入埔里拓墾,並誓約「毋許入山擾劫生番,毋許持強凌弱,毋許引誘漢人在此開墾,毋許傭雇漢人在地經營,若有不遵,鳴眾革職」,試圖建立平埔族群的烏托邦,彼族與本族間皆以「打里摺Taritsi」相稱,意即大家都是「番親」。

  平埔族群人多勢眾,成為埔里盆地的新主人,在埔里建立與西部平原原鄉同社名的新聚落。此一中部地區平埔族群的大遷徙,不僅造成臺灣族群的重新組合,同時將西部地區複雜的政經形勢更往內山推移,原埔里社人被迫融入平埔社會,泰雅族的眉社、水眉社族人,不得不退至內山,加入到萬大群、眉原群、以及賽德克族的一方。

※開山撫番 文化語言逐步流失

  光緒初期,清廷推動「開山撫番」政策,大量漢人進入埔里盆地拓墾,粵籍客家亦隨波前來,闢水利、種水稻、伐樟焗腦、建廟興學,埔里盆地遂成為平埔族人與漢人角逐之地,各族群於埔里盆地文化消長,漢人再次挾文化優勢,主導平埔族群接受漢化,平埔族群固有文化,隨著社會變異而加速滅絕,其語言及風俗習慣逐步消失。

  日治時期,日本帝國主義有如大清帝國的翻版,推動撫育及教化政策,又因後期的「皇民化運動」,使得平埔族群的祖靈信仰與歲時祭儀為之中斷。戰後,平埔族群的文化核心與內涵,因歷史使然,失去傳繼文化的根源,被迫走向漢化的不歸路。

  自1824年起,西部平埔族群移入埔里盆地,在此建立家園,繁衍後代,至今已近二個世紀,可謂「他鄉變故鄉」。這二百年來,經歷了清代、日治、以及國民政府的治理,各種族群文化在此相互輝映,同時也展開文化競爭,顯而易見的是平埔族群是在劣勢的一方,加上彼此通婚,血緣混融,現今平埔族群的民族邊界也愈來愈模糊,甚至連後代子孫亦不知道自已是否為平埔族裔了。

Pulife.tw

〈本網站最佳螢幕解析寬度為1,024 像素,建議使用 Google Chrome 或 Internet Explorer 9.0 以上版本的瀏覽器〉

大埔里生活網:埔里、仁愛、國姓、魚池~大埔里生活圈入口網站 Copyright © 2013-2017 白馬文創有限公司. Designed by  WHCC

 

白馬文創有限公司│網站建置│平面設計│廣告印刷│美術編輯│文化出版│專案企劃│地址:54551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2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