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到交換模式 談社區「慘」業
王子華(南投縣長青老人服務協會總幹事)
不論是國家發展或區域發展,經濟介入的影響力不亞於政治介入。當前經濟介入模式,僅著重慣行思維「生產的模式」,忽略「非物質性交換模式」的運用,譬如互酬式的贈與、公益性的互助、以及非商品非市場的交換。倘若能回歸本質,脫離傳統的「市場生產模式」,善用非物質的交換運作,不僅有助於整體乃至於區域的發展,也可將為當前面臨發展困境的非營利組織尋求新的生機。
近年來非營利組織轉型的社會企業蓬勃,並希冀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然而成功者少,失敗者多。甚者,在此波轉型潮下,一方面無形地消磨轉型過程的理想期待,另一方面更讓社區發展再次陷入傳統生產模式的窠臼,導致社區產業發展質變,形成所謂的「社區慘業」。
社區經濟發展,一定要走向「市場經濟」模式嗎?這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倘若社區的產業發展,最終的目的不在於市場經濟的效益獲利,那有什麼動力能夠促進其內在運作呢?
其實社區經濟的發展,應發揚「交換模式」的概念,並且不能忘卻以「公益為目的」的初衷。社區經濟發展應基於公共性,否則容易將社區產業帶入自利的死胡同。
我們深信公共性不是社區經濟發展的外裹糖衣,它是一顆純糖的顆粒。即使含在口中在最後全然融化的最後剎那,都是甜入心頭,絲毫不減口感。只要有「公共性」,無論社區經濟發展成敗與否,實已足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