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師到社造師 陳惠民返鄉啟蒙青年
【文/劉明浩(暨大水沙連行動辦公室主任)】南華大學陳惠民老師九月廿四日昨天應邀請來暨大演講,談專業與理想:大學生活與社會參與,歷經九二一地震,他回到埔里的災變面貌,決意為家鄉做點事。
他說自己從國中之後就離開埔里,在異地求學,受教育就是推離故鄉的開始。
剛上大學時,填了自己想唸的建築系,卻渾渾噩噩過了大一,不知人生方向。
大二時大量去聽演講,聽別人的想法,瞭解更多面向的資訊。
一直到了大三,才遇到啟蒙的老師,思考什麼是"建築、設計",以及一名建築人應做的事情是什麼。之後,他參加淡水社區工作室,倡議保存老街跟活化在地。
跟著老師們,進行調查、繪圖,之後討論、思考,創發新的想法,再行動。這樣的訓練方式,深深影響他。
知識的養成,不光只是要一個人變成專業,而是放到社會裡,要能被仔細檢驗跟合用。
大四之後,他才真正學習一名建築人該具備的視野是什麼。他反思自己求學與故鄉埔里的關係,發現自己對於故鄉的消息都是間接的,不完全的。往後他的碩博士論文都以埔里為題,審視鄉村在臺灣的特殊之處,思考鄉村的發展。
當兵的時候,歷經九二一地震,協助救援斗六傾倒四棟大樓的生還者。救援的現場,對他是一場震憾,無良建商蓋的房子一層一層地垮下來。學建築的他,內心百感交集。
回到埔里的時候,看到家鄉的災難面貌,他決意要為故鄉做事。退伍之後,參與埔里家園重建工作站、反對希望工程、反對瀝青廠。他認為真正的知識份子是投身於社會,有勇氣說真話。
大家都希望改變社會,但他更清楚要先改變的是自己。只有自己願意投身、願意參與社會、願意跳下去帶頭做,社會才有機會獲得改變。
他思考的建築,不只是藝術、人文、技術,而是要有社會責任。建築要能回答環境惡化的問題,也要能回答人的居住環境該朝向何處。建築不應該只是賺錢的事業,建築專業應該承擔人與空間的關係。
他希望能影響更多的年青人。
進入大學任教之後,他開授的課程遵循著社會參與的方式,讓學生進入社區,虛心地向在地學習。他邀請大學生思考自己的理想生活與專業發展如何與臺灣當代社會的發展緊緊扣連,用實際的行動回應。
他也提到大二一地震以來暨大的發展,從與在地的情感割裂再到近年的轉變。期許暨大能更積極地引導埔里的發展,肩負鄉村型大學城的責任。(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