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風》第13期/共生共榮的食物森林──兼談Permaculture樸門永續設計
《蝴蝶風》第13期/共生共榮的食物森林
──兼談Permaculture樸門永續設計
撰文/亞曼(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聯合國在1987年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提出人類永續發展的概念,將「永續發展」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過程」。
2008年底,聯合國糧食署也在一份關於「糧食安全」的報告中指出,小島國家必須儘速建立糧食系統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以避免未來農漁牧業可能遭到的巨大破壞與經濟損失。
開發食物來源VS.永續發展
這兩份報告讓很多國家明瞭,開發自給自足的食物來源,既可減少外匯支出,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基本要件。處在天災不斷、水資源與糧食危機的今天,無論是「永續發展」或「開發自給自足的食物來源」,對島國台灣來說,都是當務之急,也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需面對的共同課題。
但在開發食物來源之際,又要能兼顧永續發展的世界思潮,的確須審慎設計與考量。1974年由澳洲學者比爾‧默立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共同提出的「Permaculture」(中譯「樸門永續設計」)概念,如今已在全球160個以上的國家推廣,這種既強調永續性作物栽培,又能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平衡點的系統,似乎是個魚與熊掌可兼得的重點解決方案選項。
「Permaculture」於1998年透過媒體報導引進台灣,由於早期推動者著重於永續性農法的實作與推廣,因此被稱為「樸門農藝」或「懶人農法」,一直到2008年才以「樸門永續設計」為中文名稱。
尋求人類與自然的平衡點
樸門不只是一種農耕方式,更是一種深入社區結構的社區營造,一種與環境平衡的生活態度。主要精神在於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並結合六項永續生活元素(植物、土壤、水資源、動物、能源、以及人與社群)來設計庭園農莊、社群生活、都市生態等,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點。
它可以是科學、農業,也可以是生活哲學和藝術,設計理念包含:農藝、建築、園藝、生態,甚至社區規劃和財務管理。近年來最夯的「綠建築」、「自然建築」也是樸門永續設計的應用範疇。
也因範疇廣大,本文僅先擇食物森林的建構理念與方式作介紹,以提供對生態城鎮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作參考。
食物森林就是模擬森林演替,配合時間、空間、物種的層次搭配,在不需太多維護人力的情況下,自然產出所需食物。亦即建立一個輸入能量越來越少,產出越來越多的多樣性生產系統。
以位於陽明山紗帽路的「野蔓園」為例,這座成立於2005年、落實樸門永續設計理念的園地,佔地約1000坪,入口處的一小片防風帶就是「食物森林」。
因地制宜的生產系統
這片森林從最上層的桃花心木、土肉桂、香蕉、棕櫚;到中層的櫻花、川七、百香果、梅子、竹子、桂花;以及最下層的羊奶頭、樹薯、芋頭、薑黃、七葉蘭、地瓜葉,上上下下共種植十幾種作物。
一座典型的「食物森林」,甚至可以培育超過百種以上的水果、堅果、蔬菜、穀物等作物,同時成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看到「森林」二字,總讓人誤以為要將作物種在山坡地,其實「食物森林」可因地制宜,例如容易積水潮濕的土地可以用「香蕉圈」,就是將數棵到數十棵不等的香蕉種成一個圓圈,並在樹圈中間直接進行堆肥。
這是利用香蕉根系擅長吸收水分與養分的特性,一方面吸收土地上的積水,另方面堆肥的養分也可直接供給香蕉樹,達到資源的循環利用。
香蕉的間隙與外圍,還可種上地瓜葉、芋頭、樹薯、豆科等主食植物,除藉香蕉的葉片遮去陽光以抑制雜草繁衍外,也可使種下的蔬菜小苗暫免過多的日曬雨淋,維持穩定的生態微氣候。
生命三姊妹
除了「食物森林」,樸門也採用南美洲原住民古老的知識――「生命三姐妹」耕作方式。所謂「生命三姐妹」就是玉米、南瓜、豆科植物,將這3種作物種在一起,可以發揮共生共榮的效果。
種法是等玉米長到15公分左右,種下豆科植物,此時玉米會成為豆科植物攀爬的支架,而豆科植物可固定土壤中的氮,將氮轉換為植物所需的養分,提供需大量氮肥的玉米。在地面攀爬生長的南瓜,大大的葉片是最佳覆蓋物,可抑制雜草生長並發揮保護土壤的功能。
這種利用不同植物的特性,讓它們彼此互相照應,省去肥料也省去除草人力的作法,在「樸門」的設計與應用案例屢見不鮮。
最後,樸門是一門實踐知識,是從自我改變開始,進而影響他人一起改變現今生態環境的問題。尤其和土地、土壤的互動,從來不只是農民或是園丁的工作,從花盆、陽台、屋中一隅到自家後院,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或一畝地;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是土地上的設計師與營造人,
歡迎一起來思考並實踐樸門對地球、生命與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相關資訊可參考:樸門部落http//permaculture.pixnet.net/blog)